王晓晖主持召开十二届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施小琳讲话
4月11日,十二届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委员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发展新成效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省长、委员会主任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深入学习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听取了去年以来全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省委科技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关于健全省委科技委员会运行机制的意见》《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重大科技专项2025年第一批项目建议清单》。会议肯定了过去一年我省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党中央把科技强国建设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以空前力度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点任务,特别强调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作为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必须在新征程上肩负起建设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重任。全省上下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在全国创新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强担当,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坚定地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突围进取,更加有为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树立标杆,努力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四川应有贡献。
会议指出,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担使命作贡献。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绵阳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国省实验室体系,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创中心创新能级,不断夯实科技支撑能力。要主动加强与重庆的科技创新协同,依托西部科学城、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等载体,携手推进川渝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共同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结合编制“十五五”相关规划,超前谋划一批符合国家要求的重大选题、重大计划、重大工程,争取更多纳入国家科技体系。
会议指出,要聚焦推动成果转化优路径增质效。要抓好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深入实施“聚源兴川”行动和高等教育“登峰计划”、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加快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更好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要抓好领军企业科技赋能产业转化,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引导规上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健全国有企业原始创新激励措施,把更多经营主体纳入全省创新网络。要抓好科技应用场景打造和延伸转化,推动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在重点领域打造更多“首发首试”特色场景,推动更多“川字号”成果加快涌现。
会议指出,要聚焦提升产业实力促融合优链条。要以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通过“智改数转”全面推进六大优势产业基础再造,依托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卓越质量工程和技术提升行动,推进四川产业体系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要以前沿创新培育未来产业,瞄准产业新赛道强化颠覆性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培育引进一批瞪羚、“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建设产业创新集聚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
会议指出,要聚焦优化创新生态添举措增动能。要提升政策供给集成度,强化科技政策与教育政策、人才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的协同一致,提高科技专项与投资项目、产业项目的对接耦合,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环境。要提升人才供给适配度,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布局,扩大基础关键和前沿紧缺领域招生规模,完善高端人才评价体系,壮大多层次人才队伍。要提升金融供给包容度,宽容对待新兴领域风险投资,畅通创业投资募资和退出渠道,尽快形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体系。
委员会副主任,有关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中央驻川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