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阜城部分路段的树上又开始飘落“小雨丝”,不过“小雨丝”的量比往年少了许多。
前几年每到春季,即使是晴天,不少市民也能感受到天上飘落的“小雨丝”。这些“雨丝”粘到脸上却抹不出水迹,让人困扰又找不到“元凶”;晚上散步经过某些路段时,能看到路上铺了一层黏性物质,走在上面几乎能把鞋粘住;停靠在树下的车辆也会沾染这种物质。其实这是栾树蚜虫在作怪——这些“小雨丝”是它的排泄物。
绿化管养单位防治栾树蚜虫
栾树蚜虫属同翅目、毛蚜科,是黄山栾树的主要害虫。它主要危害黄山栾树的嫩梢、嫩芽和嫩叶,通过刺入植物茎、叶及幼嫩部位吮吸汁液,导致叶片蜷缩变形、干枯死亡,使枝叶生长停滞。严重时嫩枝布满虫体,影响枝条生长,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这种虫在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进入树干上的芽中,待树木发芽后就会转移到树叶背面吸食汁液。蚜虫吸食后会分泌含有葡萄糖、蔗糖等甜性物质的蜜状黏稠液体,这种分泌物黏性较大,但对人体无害。
“早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我们就对栾树进行打药,防治蚜虫。”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周前,按照统一部署,绿化管养单位对栾树蚜虫开展了新一轮集中防治,消杀路段包括南京路、西湖大道、万象街、汝阴路、清河西路等。
集中防治结束后,常态化防治工作仍需持续。相关人士表示,以栾树蚜虫为例,这种害虫一年可繁殖10到15代,每代从幼虫到成虫约需7到10天。由于每次打药难以完全杀灭,且其繁殖能力强,每代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药品和配比进行防治。“当气温降至15摄氏度以下时,蚜虫等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能力就会减弱。”
记者了解到,防治蚜虫等病虫害使用的是高效无毒药剂。如果在喷洒过程中有药剂飘落到身上,市民无需过度担心。同时提醒道路两侧停车的车主,药剂对车身没有影响。希望大家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配合支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暂时移走车辆,为防治工作提供便利。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李向楠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