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榜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在福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3:01:00    

2025年4月23日,2024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政法干警”发布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现场发布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政法干警”结果。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联合申报的“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获批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

据悉,2024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目前全国经济特区城市中的唯一。

“国家级”基层立法直通车开进深圳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被誉为立法“直通车”。历经10年多的发展,当前,基层立法联系点总体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其中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其直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优势和特点,成为立法民意直通车的“金字招牌”。获批“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成果,此前已被写入了广东省人大、深圳市人大、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质效。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 构建“信息交互畅通、资源高效共享、成果有效集成”的立法联系点综合工作矩阵,在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连心桥”。

聚焦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科技创新主题特色平台的优势,广泛收集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群众和专业人员关于国际科技创新、深港协同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建议和需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制度对接,服务国家层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立法保障。

深化法治建设、护航改革发展。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汇聚全市56%的执业律师、64%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联动79家专业机构,建立276人立法议事会,打造了“立法智库+专业机构+基层站点”三维工作矩阵。此外,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首创“立法征询十步工作法”,创新探索征询前释法说明,深化法律法规出台后的反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涉外领域立法征询工作机制,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提出立法意见建议。

民主法治建设的湾区实践样本

下一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建强用好“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聚焦“点”的功能,打造民意直通“核心枢纽”,构建基层民主实践标杆。

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搭建“零距离”民意收集平台,率先实现立法征询与民生诉求的深度融合,启用了近1500平方米的综合阵地,整合国家、省、市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打造集立法调研、民主议事、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注重“线”的联动,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激活法治资源聚合效应。以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中枢,与各单位建立跨领域、跨层级的立体联动机制,为“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供更多的工作场景和资源,让各单位的立法需求、改革实践直联最高立法机关。

强化“面”的拓展,辐射湾区法治创新,输出示范经验。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构建了“全域矩阵”,通过“三大维度”扩大辐射半径:以纵向贯通建强立法征询工作网络,将触角延伸至各区的基层治理末梢;以横向联动推进深港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收集跨境科创、民生融合等领域的立法需求,推动大湾区法治协同;以外向拓展与中国法治出版社共建法治教育平台,将深圳的基层民意和改革实践转化为立法参考。

深圳“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评选法治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年度事件,记录法治深圳的前进步伐,见证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将更加积极地收集群众和各类组织的立法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向国家立法机关反映,助力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通讯员 郑瑜平 任冠元 王月 刘俊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