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将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率从70%多降至7%以下(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03:00    

来源:人民日报

吴金术在坐诊。

人民日报记者 申智林摄

吴金术在做手术。

申 勇摄

人物小传

吴金术,1940年2月生,江西丰城人,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中国胆道外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获全国百佳优秀医生、全国省级医院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60余年,完成2万余台肝胆胰手术,探索出14条入肝手术途径,开创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将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率从70%多降至7%以下。

上午9点半,虚掩的办公室房门被推开,一身白大褂的吴金术稳步走进来:“不好意思,久等了,查房时和患者多聊了聊。”

85岁,每天工作8小时,坚持上手术台……从医60余年间,吴金术探索出14条入肝手术途径,开创了“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让数以万计的患者免于胆结石复发再手术之苦。就在采访前一天,他还在无影灯下完成了3台手术。“我就是想当个好医生。”他说。

“做一名大家需要的好医生,为更多人减轻病痛”

当个“好医生”的梦想,萌生于吴金术的青年时代。他了解到国家面临缺医少药的情况,便在父母的影响下立志学医。1957年,吴金术考入当时的湖南医学院。

在校期间,有一年,湖南省桑植县发生了流感疫情。“针对当地的情况,我们就地取材,架起大锅熬制中草药汤剂,挑着担子送到农民家里,帮助不少人渡过难关。”吴金术说。短短几天,很多农民病情好转,质朴的老百姓奔走呼告:“省里的医疗队给我们送药来了!”

尽管只是一名医学生,看着老百姓打心底里敬重医术、敬重医生,吴金术下决心:“我要做一名大家需要的好医生,为更多人减轻病痛。”

1962年,毕业后的吴金术主动申请到偏远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校和州人民医院工作。他白天诊治患者,晚上看书学习。1974年,湘西州卫校实施开门办学,吴金术带着年轻的医学生,跑遍湘西州各县,为当地老百姓送诊送药。

有一次,吴金术收治了一名连续高烧18天、背臀部肿胀的老人。“必须马上手术!”吴金术回忆,患者家属对手术有顾虑,他耐心给家属讲解病情的严重性,坚持给患者做了手术。后来,痊愈的老人拉着吴金术的手,眼中泪光莹莹:“真感谢像你这样的医生!”

这样的故事,在吴金术的职业生涯里,发生过许多次。“老百姓尊敬、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全心全意救治、帮助他们!”吴金术说。

“有很多患者等着,怎能停下来”

1983年,吴金术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担任普外科主治医师。那时,国内肝胆管结石病的再手术率较高。院领导给吴金术下了新的任务——研究肝胆管结石。

吴金术仔细分析既往病例发现,肝胆管结石术后之所以疾病复发率高,是因为既往手术方式无法清理到肝内胆管,只能在肝门附近做手术。“这就像打扫屋子,只扫门口,屋内的尘土还会越积越多。”吴金术说。

肝内胆管分为3级,要想让复发率降下来,就要找到深入每一级胆管的途径。但是肝胆管附近血管多,怎么办?“我翻了很多研究资料,还去过不少大医院请教,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吴金术说,他自己带着团队钻研,反复设计方案。终于,吴金术带领团队找到入肝手术的8条途径,探索出1—3级胆管切开技术。1983年,吴金术采用右侧肋缘下切口,为一名曾经历过3次胆道手术仍然结石复发的患者第一次实施了“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

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深夜1点。“1颗、2颗、3颗……”手术做完,吴金术一清点,“整整从患者体内清理出180颗结石,是当时肝胆管结石手术一次性清理数量最多的。”手术成功后,吴金术随访了这名患者整整20年,患者一直都没有出现结石复发。

直面肝胆管结石治疗的关键问题,解除狭窄、通畅引流,这一创新性的手术方式,彻底弥补传统的“肝内手术肝外做”的技术缺陷,大幅降低复发率,使得肝胆管结石的再手术率从超过70%降至7%以下。

此后,8条入肝途径进一步拓展至14条。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也从最初只有3张床位的肝胆小组,发展成为有8个病区、500多张病床、年手术量达上万台次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肝胆专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患者前来就诊。

直到今天,吴金术还坚持在手术台前为年轻医生们作指导,“有很多患者等着,怎能停下来?”

“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

上世纪60年代,在湘西州卫校工作时,因为当地医务人员匮乏,吴金术一边从事临床工作,一边在卫校开展教学工作。卫校和医院就隔着一条路,吴金术经常下了手术台就走进教室,出了教室又回到手术台。

“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吴金术说,“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可能当好老师。”吴金术向来重视对临床经验的积累,每一台手术,他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比如失血量要尽可能少。

完成一台手术后,吴金术经常把相关资料记录下来。早年间,相机还不普及的时候,吴金术会根据记忆,将术中情况绘制出来。在他的记录本中,记录了5479台手术。他将医疗日记整理成册,形成22部专著,共计1500余万字。

现在,每天上午查完病房,吴金术仍会带着学生们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年轻医生提升业务能力。“在吴老的带领下,大家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升手术水平。”吴金术的学生、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高泰龙说。

尽管已是85岁高龄,吴金术依然在四处奔波。“大医院里的年轻人正在快速成长,但基层医院的专业能力还不够。”吴金术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各地县市级医院都有手术能力,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记者 申智林)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0日06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