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这所职校把课堂搬进博物馆,用千年文化“潮”育新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23:00    

当岭南服饰的千年纹样“跃”上现代课堂,当博物馆展厅变身职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一群中职学生正用时尚语言对话历史、以非遗设计解码文化自信!近日,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下称“广州纺校)与广东省博物馆联手打造的“馆校合作”模式火出圈——该校不仅将课堂搬进了博物馆,学生们更将传统服饰图案转化为国潮文创,甚至在博物馆里办起了非遗香云纱T台秀。

“每一次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都让我感受到传承的责任,也激励我用设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一名学生捧着自己设计的香云纱作品表示。这场“让文物活起来,让德育潮起来”的创新实验,正在为职业教育写下生动注脚。

课程共建

课堂搬进博物馆,非遗课玩出德育新花样

“没想到丝网印刷竟然是中国两千年前的发明!”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展厅里,一群青少年发出了惊叹。在这堂“丝网印刷体验课”上,担任讲解的正是广州纺校的师生。他们深入浅出的解说,为8至14岁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艺术之旅。现场的手工印制环节,更是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丝网印刷的魅力,让丝网印刷这项非遗文化技艺绽放出时代光芒。

纺校学生在省博物馆指导青少年体验丝网印刷技艺

广州纺校葛增丰老师在博物馆授课现场

据了解,这是广州纺校与广东省博物馆“课程共建”的课堂之一。该系列课程将纺织服装专业知识和博物馆资源结合在一起,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学生在博物馆中直面千年文物,聆听历史故事,动手体验传统工艺,深刻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类似的还有“岭南服饰图案研学课程”, 这个课程直接将课堂“搬”进博物馆历史展厅,运用博物馆的资源平台进行岭南服饰图案文化的学习。课堂上,老师们结合同学们的参观学习对岭南服饰图案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并精心打造了图案设计的实践工作坊,鼓励同学们从“参观者”变身“创作者”,结合参观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服饰精品的收获,通过纸雕工艺将传统纹样转化为现代饰品,创造属于自己的图案文创饰品。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共建,广州纺校的学生们全面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提升了人文情怀、文化传承及鉴赏能力,在文化浸润中悄然树立文化自信。

省博物馆张丽老师向同学们讲述岭南服饰故事

广州纺校项慧萍老师在省博物馆进行《岭南服饰图案》理论知识授课

实践教学

博物馆变“T台”,学生用设计秀出文化自信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广州纺校校长黄素欢表示。据了解,该校学生都有机会在广东省博物馆进行现场学习和实践,通过观察研究古代纺织品、民族服饰等实物,参与展览布置等方式,从而获得珍贵的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州纺校特别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海事博物馆联手合作,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国潮大秀”——广州纺校毕业生将毕业设计的T台搬进博物馆,致敬千年中华文明。香云纱面料结合现代剪裁、广绣工艺点缀潮流廓形,学生们用设计语言诠释“守正创新”,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出广州纺校在传承传统非遗技艺、开拓时尚创意未来的教育实践成果。

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在海事博物馆现场展示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

此外,广州纺校的师生还受广东省博物馆“广府传统家具——广作家具特展”活动邀请,举行“匠·新——广作家具与服饰艺术之夜”,用香云纱服饰演绎广府文化。广府传统服饰映衬广作家具,非遗文化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让现场观众直呼:“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文化表达!”

学校师生在省博物馆将香云纱服饰作品展和广府传统家具展相结合,共同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实践教学,让该校学生的作品饱含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的“寻味岭南·融合创新”传统服饰创意设计作品发布会上,该校学生的作品大放异彩,倍受各界的赞赏,不仅向社会展现了纺校优秀的教学成果,也使大众更多地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学生们设计的国潮服饰以非遗技艺为内核,向公众传递文化自信,展现了青年的社会担当,这正是该校德育创新的生动体现。

项目合作

海贸动画、长衫故事……创意项目讲好中国故事

“馆校合作”不仅限于课堂和秀场,更是孵化出了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合作项目。受广东省博物馆邀请,该校师生承担了“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年度大展动画短片策划与设计制作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研发,他们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制作完成了科教动画短片《深海奇旅》以及配套连环画等,将沉船文物和水下考古知识转化为趣味短片,展现了学校专业师生淋漓尽致的创意想法、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专业高效的执行能力,助力文化传播。

学生师生受省博邀请,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制作科教动画短片《深海奇旅》

另一项“百年时尚 织造未来”项目则聚焦香港长衫文化。该校以广东省博物馆和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百年时尚:香港长衫故事》展览为依托,开展为期一年的毕业设计服装创作项目,合力推进时尚与传统的交融。学校师生从中国服饰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上世纪的香港传统服饰“长衫”为创作基础,设计出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原创“潮”服,在展演中引发了广泛关注。

广州纺校师生展示主题项目作品设计

“在这些项目合作中,博物馆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展品资源和专家指导,学校则将最新的教学成果和创意设计回馈给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黄素欢表示,“我们的学生通过服装设计对传统文化进行鲜活的解读和时尚的演绎,在创作中深刻理解了‘守正创新’的意义,一方面个人专业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用时尚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职业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创新和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未来广州纺校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培养具有文化情怀、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人才,让德育不再停留在课本,而是扎根文化土壤,开出创新之花。

(文:黄素欢、党永丽图: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师生)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