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滨法院高新法庭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效能,联动高新公安分局张岭派出所、高新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党委以及徐岭村村民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五年的跨国合伙纠纷案件。
案情简介
徐某甲与徐某乙系同胞兄弟,二人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在非洲某国合伙承包砂金矿项目。后因合作分歧,徐某甲将其全部股份转让给徐某乙,双方约定由徐某乙支付徐某甲投资款及往返花销共计80余万元。协议履行完毕后,徐某甲回国后认为该款项仅覆盖本金及开支,其主张还应获得在矿场工作三个月的劳务报酬及经营收益,多次讨要未果,矛盾逐步升级,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经公安机关行政调解、辖区组织人民调解,先后六次调解未果,兄弟亲情濒临破裂。
调解过程
面对僵局,公安高新分局张岭派出所向汉滨法院高新法庭发出协助调解函。高新法庭了解情况后,迅速指派法庭多元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张新钧负责该案调解工作。调解中,调解员依托多元解纷机制,请公安机关协助调取转账记录等证据,一方面向徐某乙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债务清偿的法律义务,另一方面以手足情谊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经多轮耐心调解与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徐某乙当场一次性支付和解款项,兄弟二人也表示将共同努力重新修复亲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