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头皮老是长疙瘩和脓包,或是这3种病在求救,并非排毒,别大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20:00    

在繁华都市的写字楼里,35 岁的李女士整日忙碌于高强度的工作。作为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连轴转的项目让她无暇顾及生活的细枝末节。李女士本就是油性发质,再加上长时间压力下内分泌失调,头皮油脂分泌愈发旺盛。起初,她只是在洗头时摸到头皮上零星分布着一些小疙瘩,不痛不痒,她简单以为是熬夜上火,身体在 “排毒”,便没放在心上。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些小疙瘩不仅没消失,反而 “变本加厉”。有的长成了黄豆大小的脓包,轻轻一碰就疼得钻心,头皮也时不时瘙痒难耐,尤其是在闷热的午后,瘙痒感更是如影随形,让她在会议中、工作时频频分心,忍不住伸手搔抓,可越抓情况似乎越糟糕。终于,在又一次被同事投来异样目光后,李女士下定决心走进医院皮肤科。

在医院,医生仔细查看了李女士头皮的状况,又安排了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炎症指标升高,在头皮脓包处还检测出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番诊断后,医生告诉李女士,她患上了毛囊炎。这是一种常见的头皮毛囊炎症,因细菌感染而起,李女士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像频繁熬夜、头皮清洁不到位,再加上本身油性肤质,为细菌滋生创造了 “温床”。医生一边耐心地给李女士开了消炎抗菌的药膏,一边叮嘱她一定要调整作息,加强头皮清洁,使用温和的洗发产品。

李女士的遭遇绝非个例,生活中不少人都被头皮上的疙瘩和脓包困扰过。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疾病,绝非简单的 “排毒” 现象。


疾病 “作祟”:毛囊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

毛囊炎:细菌 “入侵” 毛囊引发炎症

毛囊炎算得上头皮疙瘩脓包的 “常见元凶”。正常情况下,我们头皮上的毛囊安稳地生长着毛发,可当外界细菌 “入侵”,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这类 “不速之客”,毛囊就开始 “闹脾气”。它们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引发感染,身体免疫系统察觉后,迅速拉响 “炎症警报”。一开始,头皮上可能只是冒出一些小红点,随着炎症加重,红点逐渐变大,变成凸起的疙瘩,若是感染严重,还会发展成白色或黄色的脓包,摸上去又痛又硬,就像一个个小火山在头皮 “爆发”。

毛囊口堵塞也是毛囊炎的 “帮凶”。头皮油脂分泌过多、老旧角质层堆积,就像给毛囊口套上了一层 “枷锁”,使得毛囊内部环境变得闷热潮湿,细菌在里面肆意生长,炎症自然一触即发,头皮上的疙瘩脓包也就越来越多。


银屑病:自身免疫异常引发的头皮危机

银屑病是一种棘手的慢性皮肤疾病,病根出在免疫系统 “失灵”。患者的免疫细胞像是认错了 “敌人”,把健康的头皮细胞当作外来病原体,疯狂攻击。在这场 “错误攻击” 下,头皮细胞增殖速度大幅加快,短短几天内,大量细胞堆积在一起,形成一片片鳞屑状皮损,乍一看,头皮像是覆盖了一层厚厚的 “雪花”。这些过度增殖的细胞团,在头皮上逐渐隆起,形成大小不一的疙瘩,若炎症严重,还会伴有脓包出现,不仅影响美观,还让患者瘙痒难耐,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银屑病还会破坏头皮的天然屏障功能。原本头皮这层屏障就像坚固的城墙,保护着头皮免受外界刺激,可患病后,城墙出现 “缺口”,头皮水分流失加快,变得干燥紧绷,外界的细菌、灰尘等有害物质趁虚而入,进一步加重炎症,促使疙瘩和脓包的产生。


脂溢性皮炎:皮脂分泌失控引发炎症风暴

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皮脂腺的 “任性” 脱不了干系。正常情况下,皮脂腺分泌皮脂,给头皮和头发 “保湿”,可在脂溢性皮炎患者身上,皮脂腺像是被按下了 “加速键”,过度活跃,分泌出远超正常量的皮脂。这些多余的皮脂在头皮上肆意流淌,让头皮变得油腻腻的,活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

皮脂过多,就成了有害细菌和真菌的 “美食”。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在丰富皮脂的滋养下大量繁殖,它们在头皮上 “为非作歹”,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在头皮内 “横冲直撞”,导致头皮血管扩张,出现红斑,进而形成疙瘩和脓包,让头皮陷入 “炎症风暴”。另外,人体免疫系统在脂溢性皮炎患者体内也会出现功能紊乱,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释放出大量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头皮炎症,让头皮状况雪上加霜。


其他 “隐患”:食物过敏、精神压力、护理不当

除了这三种疾病,还有不少因素也可能让头皮冒出疙瘩和脓包。比如食物过敏,有些人吃了海鲜、巧克力、坚果等特定食物后,免疫系统会 “误判”,把这些食物当作敌人,产生抗体奋起反抗,这场 “反抗战” 就会引发炎症,头皮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也会受到波及,出现瘙痒、疙瘩等症状。

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同样会给头皮带来麻烦。精神压力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干扰着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皮脂腺的正常工作。皮脂腺 “罢工” 或 “捣乱”,皮脂分泌失衡,细菌和真菌就趁机 “兴风作浪”,引发头皮炎症,疙瘩和脓包也就随之而来。

日常头皮护理若不当,也容易埋下隐患。过度清洁,频繁使用强力去油洗发水,或是用过热的水洗头,会像一把 “利刃”,破坏头皮的天然保护屏障 —— 皮肤角质层和皮脂膜。屏障受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便长驱直入,感染毛囊,引发炎症。相反,清洁不足,头皮上污垢、皮脂长期堆积,毛囊被堵塞,也会为疙瘩和脓包的产生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看到头皮上的疙瘩脓包,第一反应就是用手去抠,这是个极其错误的做法。手指上携带大量细菌,抠破疙瘩脓包,就像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细菌趁机大量涌入,感染范围迅速扩大,伤口也更难愈合,还可能留下难看的疤痕,甚至延误对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让病情愈发严重。


预防有道:清洁、保湿、健康生活

要想让头皮远离疙瘩和脓包的困扰,预防工作必不可少。首先,头皮清洁至关重要。建议根据自己的发质,油性发质可 2 - 3 天洗一次头,干性发质 3 - 4 天洗一次头,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发水,轻轻揉搓头皮,彻底洗净头皮和头发上的油脂、污垢和头皮屑,但切忌过度清洁,避免损伤头皮。

头皮保湿也不容忽视。头皮和脸部皮肤一样,需要水分滋养,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的护发产品,给头皮补充水分,保持头皮水润,但要注意用量,避免过度油腻,以免堵塞毛囊。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样关键。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锌、硒等营养素的食物,像新鲜蔬果、全谷物、坚果等,这些营养素能调节皮脂分泌,增强头皮免疫力。同时,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各个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内分泌稳定。减少精神压力,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避免焦虑、抑郁情绪长期缠身。


不同人群也要格外注意。油性皮肤的人,因皮脂分泌旺盛,要更加注重头皮清洁,定期使用控油产品;头皮敏感的人,在选择洗发、护发产品时要格外小心,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试用,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使用;免疫系统异常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升免疫力;头皮屏障受损的人,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可使用具有修复功效的产品,帮助头皮恢复健康。

像李女士这样深受头皮疙瘩脓包困扰的朋友,只要找准病因,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头皮定能重归清爽、健康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