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嬢,你家今年准备种多少苞谷,三行大豆两行苞谷这种今年还要继续种不,具体要种植在哪些地方的土地里......”
清晨,雾气尚未散尽,大方县八堡乡新开村的村干部张启飞刚从田间回到村委会,便迅速打开电脑,拿起电话,逐一致电农户核实春耕种植面积。51岁的她,从去年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如今已能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软件填报数据资料。
一头利落短发,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张启飞是乡村振兴路上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巾帼”领路人。她是新开村土生土长的女儿,是连任三届的县级人大代表,更是村民心中的致富能手。然而在她看来,自己不过是一名“小小”的村干部,一心扑在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寻常事务上。“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特殊,做的都是日常工作、分内之事,是应尽的责任。”张启飞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初心。
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张启飞积极作为,让闲置土地“转”起来。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闲置、丢荒现象日益严重。看着故乡的土地被“抛弃”,张启飞心疼不已,毅然决心唤醒沉睡的土地。联系投资商受阻后,她便发动村干部,将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种植八堡特色农产品小蒜,并在小蒜间套种玉米。工作之余,她亲自带领大家在田间劳作。小蒜采收后,她利用技术进行精加工,制成“泡小蒜”销往各地。通过土地流转,张启飞不仅为群众增加了收入,守住了耕地,还每年带动200余人次留守人员就业。
面对农村频发的矛盾纠纷,张启飞鼓动家人行动,让矛盾纠纷“少”下来。她劝说丈夫熊益军担任新开村人民调解员。从此,熊益军常常被群众的电话“召唤”,四处奔波调解纠纷。张启飞也没闲着,夫妻二人携手并肩,每年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至少50余起,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村里的和谐稳定。
作为人大代表,张启飞紧盯群众需求,让代表力量“聚”过来。她深知,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听到群众的心声。于是,人群聚集之处便有她的身影:晚间闲聊的院落、田间休息的间隙、红白喜事的现场,她与村民拉家常、听诉求,将群众的建议一一记录。针对居二路转弯处车祸频发的问题,她整理成代表建议上报,如今,道路装上了减速带和护栏,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我就是一名小小的村干部,像我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张启飞谦逊地说。但正是这位“小小”的村干部,怀揣着“大大”的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宇潇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