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国企焕新改革 助推长治文旅腾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1:44:00    

揭牌仪式现场

千年古刹仙堂寺

非遗黎侯虎

醉美八泉峡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云雾缭绕金灯寺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群峰壁立太行龙脊

深入挖掘比较优势,助力产业向新而行。

长治,是镶嵌在太行山巅的璀璨明珠,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红色底蕴,更留存着无数闪耀历史光芒的古代建筑瑰宝,承载着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如何更好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长治城市形象?

4月9日,长治市太行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行文旅集团”)正式揭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和省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长治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长治市太行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发力点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长治市文旅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开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太行文旅集团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重大决策,是整合文旅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举措,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战略行动。集团的成立,标志着长治市文旅事业发展迈入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新阶段,对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长治城市形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太行文旅集团是将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长治市会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长治市新颖公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治市新颖公交旅游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四家单位通过股权划转方式整合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市工信局(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市文旅局负责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长治文化和旅游始终坚持的方向。

聚焦“景区开发运营”核心业务,太行文旅集团围绕文旅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设置规划景区运营、智慧旅游、研学文教、会展交通、休闲康养、投资融资六大运营板块。集团以“立足长治、串联太行、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文旅引擎作用”为战略发展方向,筹建大项目、构建产业链、搭建新平台,通过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引导文旅产业主体加强合作与协同发展,积极拓展强化联合赋能、丰富产品供给、优化资源利用、培育新兴业态四大功能,不断探索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合理有序、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龙头高昂,勇立潮头。长治,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

未来,太行文旅集团将发展成为区域文旅资源开发的“加速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文旅项目建设和资本运作的大平台,逐步推动全市文旅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立足文旅融合理念,找准企业发展切入点和发力点,为全市文旅树立起“产品多元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的标杆;不断践行旅游为民、旅游带民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让“潜力”变“实力”,让“流量”变“存量”,让“过客”变“常客”……一场新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正蓄力重塑,太行文旅集团必将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长治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六大运营板块

太行文旅集团聚焦“景区开发运营”核心业务,围绕文旅运营管理“看得见、进得来、玩得开、出得圈、留得住、养得好、投得活”全过程经营要点,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初步规划景区运营、智慧旅游、研学文教、会展交通、休闲康养、投资融资六大运营板块。各板块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提升资源、资产、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经营效益。

一、景区运营板块

景区运营板块具体负责公司景区项目筹备、开发、运营、管理等事项,受托管理其他景区。以全市自然景观、文物古建、非遗传承、红色教育、气候康养等具有鲜明城市IP特征的优质资源为突破,打造标志性精品景区,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为旅游市场提供高品质出游目的地。

二、智慧旅游板块

智慧旅游板块具体负责整合区域内的景区、景点以及合作资源,规划、搭建、维护智慧旅游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收集、分析游客行为数据、市场动态等,为集团决策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旅游产品推荐和个性化服务,探索新的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如AR/VR体验、智能客服等,做好区域旅游产品和品牌推广工作,为优势资源增值赋能,培育长治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

三、研学文教板块

研学文教板块具体负责整合文化场馆、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等资源,与学校、教育机构、旅游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需求的研学课程,规划多样化研学线路(如红色文化线路、自然科学线路、非遗文化线路等),培训研学、旅游相关从业人员,提升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四、会展交通板块

会展交通板块具体负责盘活和开发区域内经营性车辆、闲置铁路专用线、低空飞行资源,规划交通线路,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利用长治市交通、气候资源、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优势,打造“旅游+”等各类活动。

五、休闲康养板块

休闲康养板块依托太行文旅集团已投资运营的龙湖梦岛休闲农庄、悬崖居客栈、岳家寨客栈,与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市中药材发展中心、神农会展中心等合作,拓展康养休闲旅居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与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智慧社区+医养结合”新服务模式。

六、投资融资板块

投资融资板块依托太行文旅集团所属资产、资源和市、县相关文旅产业基金,深度对接资本市场,拓展集团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专项基金等,降低融资成本,为集团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负责集团拟投文旅项目的策划与储备,包括旅游景区开发、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演艺项目、体育赛事项目、主题公园建设等,增加项目可持续性及活跃力,培育公司利润中心,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

拓展四大功能

太行文旅集团组建后,坚持体系化统筹、项目化推进、标准化打造、智慧化提升、主题化引流、精细化服务、网络化宣传,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

一、强化联合赋能

以市场化为导向,在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加强与博物馆等文旅资源管理单位合作,围绕潞安府城隍庙、观音堂、潞安府衙等文物古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植入周边旅游业态;合作开发神农峰炎帝像等自然资源景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逐步扩大整合范围,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格局,实现文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二、丰富产品供给

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打造“太行文旅”品牌为目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基本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新旅游要素,设计开发全域覆盖、四季皆宜、全龄友好的旅游产品,建设新景点景区,完善旅游供给体系。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全域旅游的载体,设计精品路线,打造“快旅慢游深体验”文旅产品,推出春游、夏养、秋行、冬享四季特色旅游,充分展示本地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和丰富多彩的季节风貌。建设差异化旅游场景,丰富研学、自驾、康养等业态,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通过建设精品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助力文旅市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三、优化资源利用

充分发挥资源的文化价值,围绕长治市文创类大赛获奖产品和“长治有礼”项目等文创竞赛类活动,进行文创开发,对“长治有礼”竞赛活动获奖作品进行产业化孵化,做好文化赋能、创意赋能、科技赋能、管理赋能,打响长治市文创品牌,促进文旅商结合,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激活传统村落和民宿民居文旅资源活力,在尊重村民作为文化遗产所有者主体地位并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四、培育新兴业态

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景点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数字文旅产品、智能文旅服务等科技融合类业态,“文旅+”产业融合类业态,夜间旅游、露营旅游等消费场景业态,剧本推理游戏、文化演艺创新等内容创新类业态。

通过3年至5年的发展,通过文化赋能、文艺表达、文创变现,让文物活起来,让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打造夜间旅游、数字产品、沉浸式体验空间、城市休闲度假胜地等省内外游客“游在长治、食在长治、娱在长治、养在长治”的网红打卡地,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太行文化标识地,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经营收入持续提升,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长治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郭嘉 梁家秀 张海 张国平 王晓萱 尚华 张涛 桑潇 赵小黑 王卫明)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