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笔8亿元贷款,暴露出西安银行的软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36:00    

作者 | 源媒汇 童画

站在西安钟楼向西南望去,西安银行总部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这家西北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曾以“西部金融明珠”自居,如今却陷入一场巨额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2018年11月,西安银行咸阳分行约定向兴平鸿远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兴平鸿远”)发放贷款8.8亿元(实际发放贷款8.5亿元),6年多之后,这笔贷款本金余额还有7.3亿元,但是出现了合同约定的风险事项,因此咸阳分行宣布该笔贷款提前到期并要求债务人清偿贷款本息,并依法向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咸阳中院”)提起诉讼。

西安银行表示,已将本次诉讼所涉贷款纳入不良贷款并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此次纠纷折射出的,是西安银行持续增长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以及持续下降的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

巨额借款背后是一个PPP项目

西安银行咸阳分行与兴平鸿远的这场借款纠纷,发生在陕西省兴平市,时间要追溯到8年前。

2016年四季度,兴平市要推进一个市政建设项目——兴平市生态湿地综合项目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下称“兴平生态湿地项目”),并挂牌招标。(注: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长期协同模式,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A股上市公司启迪桑德(现“启迪环境”)在2016年12月6日收到了一份《成交通知书》,其与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湖南金沙路桥”)组成的联合体,为兴平生态湿地项目的成交供应商,项目授权主体为兴平市政府,采购方为兴平市交通运输局。

值得注意的是,兴平生态湿地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BOT运作方式,即启迪桑德与湖南金沙路桥联手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即上述兴平鸿远,用兴平鸿远与兴平市交通运输局签署正式PPP合同。在合作期限内,兴平鸿远具体负责新建部分的投资、融资、建设、维护管理及移交;政府方将按照PPP项目协议的约定,向兴平鸿远支付可用性服务费和维管绩效服务费。

说白了,兴平生态湿地项目需要兴平鸿远垫资建设。而西安银行咸阳分行发放给兴平鸿远的8.5亿元贷款,就是用来给公司垫资建设项目的。

天眼查显示,兴平鸿远成立于2016年12月12日,原名“兴平桑德鸿远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法定代表人是张永潘。股权结构为:启迪桑德实缴出资1.9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99%;湖南金沙路桥实缴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2018年10月29日,兴平鸿远的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4.7亿元,其中启迪桑德拟出资4.653亿元,占比99%;湖南金沙路桥拟出资470万元,占比1%。

图片来源:启迪环境公告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兴平鸿远的实缴资本为3.5亿元,其中湖南金沙路桥的实缴出资额依旧是200万元,实缴时间是2016年12月21日;启迪桑德实缴3.48亿元,实缴时间是2018年11月19日,剔除此前实缴的1.98亿元,此后的实缴资金仅为1.5亿元。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按照西安银行的说法,咸阳分行是2018年11月与兴平鸿远签订《固定资产及项目贷款借款合同》,约定向对方发放贷款8.8亿元(实际发放贷款8.5亿元),用于兴平生态湿地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借款期限至2028年10月20日。这意味着,兴平鸿远刚刚增资之后,就获得了西安银行咸阳分行的账期为10年的巨额贷款。

但是,即便是实际发放贷款8.5亿元,亦远高于兴平鸿远的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西安银行咸阳分行为何要执意贷款给这个项目公司呢?4月21日,源媒汇就此致函西安银行,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不断提升的不良贷款率

2017年2月21日,兴平鸿远与兴平市交通运输局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兴平市生态湿地综合项目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2.46亿元,年化投资收益率为6.30%,年运营维护管理合理利润率为6.30%,项目全生命周期为22年(含建设期2年)。

有着如此高额且稳定的收益,难怪启迪桑德在公告中称,该项目“对公司以后年度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且敢于为兴平鸿远对西安银行咸阳分行的8.8亿元贷款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

卖方机构也积极看好此次合作,例如中投证券彼时的研报就指出,启迪桑德签署生态湿地PPP项目,全面布局市政工程PPP领域,“看好固废产业的长足发展以及公司的竞争力,中长期强烈推荐”。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兴平生态湿地项目在此后历经征地拆迁、国家级环保专项督查、项目分拆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于计划,启迪环境(启迪桑德2019年7月10日更名)不仅没获得预期中的收益,还被湖南金沙路桥诉至公堂。

中国裁判文书网2024年2月29日披露的一则裁定书显示,湖南金沙路桥在2023年将兴平鸿远、启迪环境一起告上咸阳中院,要求判令兴平鸿远向其支付工程款约6.1894亿元及利息,判令启迪环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贷款方因项目纠纷已经发展至对薄公堂了,西安银行却迟迟没有披露贷款风险提示,直到2025年4月18日晚才对外披露,咸阳分行“因出现合同约定的风险事项”向咸阳中院提起诉讼,要求兴平鸿远“归还剩余借款本金7.3亿元及相应的利息等费用”。

西安银行表示,已将本次诉讼所涉贷款纳入不良贷款并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预计本次诉讼事项不会对该行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造成重大影响。这就间接表明了一个事实:潜在损失已体现在过往业绩之中。

西安银行是2019年3月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提升,而近几年正是湖南金沙路桥将兴平鸿远、启迪环境告上法庭的时间段。

Wind数据显示,2019-2023年,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8%、1.18%、1.32%、1.25%、1.35%,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8.02亿元、20.32亿元、23.93亿元、23.76亿元、27.32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9月30日,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4%,较2023年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36.13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加8.81亿元。

自2019年以来,在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长迅速,已经从2019年的第13名,上升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第3名。

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也在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西安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为110.05亿元,较2023年末的88.74亿元增长了21.31亿元,占比从4.37%增长至5%。

在2025年2月披露的《西安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提示西安银行“关注类贷款明显增长,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

在不良贷款上升的同时,西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出现下降,从2023年末的197.07%跌至2024年三季度的186.30%,下降10.77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的坠落,背后是西安银行难以启齿的“信用减值损失”。2024年9月末,该行的信用减值损失约为22.56亿元,而2023年全年的信用减值损失才16.39亿元。

资本充足率的滑坡则暴露更深层危机。截至2024年9月末,西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2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8%,而2023年末的这三组数据分别为13.14%、10.73%、10.73%,出现了明显的大幅缩水情况。

为缓解压力,西安银行近日表示,收到监管批复同意发行不超过4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同时继续加速发行同业存单。

截至4月21日,西安银行2025年以来发行的同业存单金额累计超330亿元。

尽管已将兴平鸿运、启迪环境告上法院,且已计提减值转准备,但这些诉讼手段、会计手法并不代表西安银行贷出去的“真金白银”。即使赢了官司,咸阳分行的7.3亿元借款及利息能否要回,还是未知数。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