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科普丨重视肠道健康 守好“第一道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6:30:00    

工作中接触到许多胃肠道肿瘤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令人痛心的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天,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邹欢为您讲解胃肠道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要性、适用人群以及常见方法。

数据显示,早期胃肠道肿瘤的治愈率可超过90%,但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却大幅下降,因此早癌筛查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胃肠道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消化不良、腹胀等),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炎”或“肠炎”。而当出现明显症状(如消瘦、呕血、便血、肠梗阻)时,肿瘤可能已进展到中晚期。

早筛的意义在于:

发现癌前病变:例如肠息肉、萎缩性胃炎等,及时干预可阻止癌变。

提高治愈率:早期胃癌、肠癌通过内镜或手术,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晚期。

减轻家庭医疗负担:晚期肿瘤治疗费用高昂,早筛能大幅降低家庭经济压力。

哪些人需要重点筛查?

1. 年龄≥40岁:随着年龄增长,肿瘤风险显著上升。

2. 有家族史: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胃癌或肠癌。

3. 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爱吃腌制/烧烤食品。

4.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这种细菌是胃癌的1类致癌原。

5. 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如萎缩性胃炎、肠息肉、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6. 长期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者:需警惕肿瘤信号。

常见的胃肠道肿瘤筛查方法

胃镜检查(胃癌筛查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明确诊断。建议高危人群每1-2年检查一次,普通人群40岁后开始筛查。

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能发现肠息肉并切除,阻断癌变进程。建议普通人群从45岁开始每5至10年做一次,高危人群需缩短间隔。

粪便潜血试验及甲基化筛查:无创、便捷,适合初筛,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肠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阳性者需根除治疗以降低胃癌风险。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