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国家赢得竞争主动权贡献北京力量!市委书记、市长,到这里调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1:03:00    

图片图片撰文丨余晖

近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到海淀区调查研究。北京市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一同调研。

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得益于智力密集、资源密集等优势,北京在人工智能赛道出发早、积淀深、步伐快。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正领跑全国。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AI)企业超24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半数;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数量居全国首位。在此次调研中,尹力提到,“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占全国四成,其中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

接下来,北京还将持续提速。

尹力强调,“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为国家赢得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贡献北京力量。”

政知君注意到,此次调研,尹力前往多家企业,包括:

  •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语言、多模态、智能体等大模型综合研发能力,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

  • 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内首家专注于端侧大模型的公司。

  •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研发的创新企业。

“应用”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在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领导察看企业最新基座大模型、沉思模型及智能体项目演示;在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察看端侧模型在智能终端应用演示和云端模型在法律行业应用展示;在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察看机器人泛化抓取训练演示和无人零售场景应用展示

就在前不久,3月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智谱发布了其最新Agent(智能体)产品“AutoGLM沉思”。

上述全新智能体不仅具备深度研究能力(Deep Research),还能实现实际操作(Operator),可以像人类一样打开并浏览网页,完成从数据检索、分析到生成报告,推动AI智能体进入“边想边干”阶段。外界称该模型是“全球首个集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Agent”。

调研中,尹力强调,要“坚持创新与应用并重”。

为什么要强调“应用”这一关键词?

一个背景是,这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新技术的繁荣,也应该是应用的繁荣。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一方面,创新与应用并重,能让科技更好赋能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人工智能+”,“+”的是千行百业、多元场景,也是国计民生、烟火人间。

另一方面,能防止科技创新“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科技走进真实、复杂的场景中,挖掘真问题、真需求,能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精准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前沿性颠覆性创新,培育未来产业。

此次调研中,尹力也多次提到了应用:

  • 深化人工智能在政务、医疗、教育、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应用

  • 坚持“技术创新+落地应用”双引擎发展模式

  • 拓展细分场景应用,推出更多贴近用户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

  •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合作,打造行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丰富应用场景,让创新技术更好融入生产生活,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